新闻动态

我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8年1月3日,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指导,我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在西安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驰、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孙雪东、陕西省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忠武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张建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规划所所长贾克敬等,以及省级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陕西省厅负责人介绍了陕西国土规划编制情况。我院课题组汇报了规划的编制成果。陕西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区位重要,资源丰富。规划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历史文化特色与资源禀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确定国土空间底盘,科学制定用途管制规则,为陕西省“五新战略”提供有力的规划实施路径。 孙雪东副司长表示,广西自治区与陕西省两家规划院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开创兄弟部门共同编制规划的先例,工作经验值得高度肯定。规划成果在规划基础、规划定位、规划成果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在空间划分、乡村社区建立等规划编制技术层面有所创新。下一步,陕西省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革,要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应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增强规划的空间性、实施性、引领性、预见性和全域性,不断探索创新,加快构建完善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学者还有,北京大学教授林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谷树忠,国家发改委国土所研究员史育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殷会良,西北大学教授白永秀,西安理工大学教授解建仓等。

01-16

我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8年1月3日,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指导,我院编制完成的陕西省国土规划(2016-2030年)在西安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晓驰、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孙雪东、陕西省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忠武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张建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规划所所长贾克敬等,以及省级国土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陕西省厅负责人介绍了陕西国土规划编制情况。我院课题组汇报了规划的编制成果。陕西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区位重要,资源丰富。规划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历史文化特色与资源禀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确定国土空间底盘,科学制定用途管制规则,为陕西省“五新战略”提供有力的规划实施路径。 孙雪东副司长表示,广西自治区与陕西省两家规划院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开创兄弟部门共同编制规划的先例,工作经验值得高度肯定。规划成果在规划基础、规划定位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在空间划分、乡村社区建立等规划编制技术层面有所创新。下一步,陕西省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革,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应对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充分发挥国土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增强规划的空间性、实施性、引领性、预见性和全域性,不断探索创新,加快构建完善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北京大学教授林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谷树忠,国家发改委国土所研究员史育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殷会良,西北大学教授白永秀,西安理工大学教授解建仓等专家学者参加了评审。

01-05

陈建军厅长出席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建院20周年发展汇报会并作重要讲话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作重要讲话 12月7日上午,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在南宁举行建院20周年发展汇报会。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陈建军厅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规划院20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他说,规划院肩负着为全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重任,在服务国土资源事业中取得显著成绩。一是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高。长期以来规划院在围绕区厅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中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出色完成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次土地调查等多项重大工作,在工作顺利完成中发挥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技术主力军作用。二是高端智库作用明显发挥。配合完成了50多项政府规章、政策、标准的起草,以及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等近十项改革试点技术服务工作,完成的各类研究成果对新时期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有效破解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系列难题,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三是研究成果质量明显提升。发展至今,规划院共有近20项成果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多项成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领导的批阅,部分成果也已应用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四是人才队伍规模明显壮大。经过多年的锻炼培养,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土资源管理技术支撑先锋队,为做好国土资源技术服务提供强有力保障。五是党的建设明显增强。坚持按照“团结、实干、公正、廉政、创新”要求,严抓党的建设,获得了先进党支部、学习型党支部,自治区文明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充分发挥党总支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营造了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陈建军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论述、新要求、新课题,为做好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院要抢抓机遇,把握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总结20年来工作经验基础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紧紧围绕厅党组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力做好各项技术服务和支撑,为我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一要全力搞好服务,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智库”作用。二要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发展壮大,在服务好区厅同时,积极投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努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要将“广西规划”的服务品牌打到区外甚至出口东南亚等国家。三要加强政策研究,不断提升科技水平,要密切关注国土资源发展新动态,瞄准科技创新的方向,通过引进、吸收新技术,不断提高规划院的技术水平,满足我区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四要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大胆探索有利于自身发展新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培育国土资源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技术水平,为规划院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2-12

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总结会在南宁召开

  9月7日,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总结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陈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副厅长、党组成员陆景宇全面总结本届论坛取得的成果和存在不足。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唐善茂主持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副主任马永正、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战明国,以及组委会相关单位分别汇报总结了今年论坛的有关工作。 据介绍,本届矿业论坛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1100多名政商,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交流,共商中国—东盟矿业合作发展事宜。举办了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圆桌会议,审议通过并签署了《加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共同倡议》。举办了中国—东盟矿业形势发展国家论坛和多个分论坛,其中新增举办的中国—东盟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暨北部湾城市群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交流泛珠三角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总结2017年度工作进展,发布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地质调查成果。举办矿业新技术、矿山机械、珠宝玉石展览。组织2017年发展中国家地质调查信息化技术培训班、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等。论坛共达成10个项目签约,签约金额52.72亿元人民币。 在听取各方总结汇报后,陈建军肯定了本届论坛取得的成效,并就今后如何更好地做好论坛承办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和认识。各部门要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上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矿业论坛和矿业信息服务平台,向东南亚国家矿业界传递积极信号,展示我国、我区矿业发展良好态势。 二是明确定位,任重道远。今后每年还要继续定期举办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为了更好地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业合作平台品牌,推动“一带一路”矿业合作共赢,要适时创新、拓展和丰富论坛的活动内容。对于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务实合作问题,可以援建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签署地学合作共同倡议和矿业合作备忘录为契机,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争取在区内和东盟国家创建更多的地学合作中心、地质实验室和勘查开发基地,为推动我国、我区矿产资源对外开放合作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提前谋划,办好展会。相关部门要总结前8届矿业论坛举办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世界矿业形势发展及我区实际,尽快提出下届论坛总体方案,并开展前期筹备工作,更好地谋划矿业论坛提档升级、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此外,要扩大办展规模和提升办展规格,进一步丰富论坛活动内容,在围绕主题安排活动时,增加一些演讲嘉宾与听众的互动环节。 矿业论坛组委会有关单位,厅各处室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总结会。

09-08

新土改:蹄疾步稳任重道远

这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四梁八柱”性的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域,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有序推进,三项试点逐步落地生根,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效扩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深入推进。 啃硬:谋定而后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牵一发而动全身”七个字早已决定,啃下这块全面深改的“硬骨头”,既要观大势、谋全局,又要打基础、谋长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部署、总动员,吹响了改革集合号;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明了要在法治框架下寻求改革“最大公约数”的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新发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奏响了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抓好改革落实的新部署。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新土改”定了调,明确了方向。 ——2014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单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节,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为“三块地”试点改革的正式开启铺路奠基。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自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箭齐发”,在全国33个试点地区分类进行,正式拉开了“新土改”的大幕。 正是这份文件,亮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守的三条底线——“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阐述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给当时“农地或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等误读言论上了一剂醒药。 唯有守住底线才能推动改革不断前行。三条底线的划定,绝不是束缚自己的手脚,而是减少社会上对改革不切实际的预期,谨防“一放就乱”。这三条底线,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解决过去改革中出现的征地难、农民权益受损、耕地滥占滥用等问题和矛盾。三条底线,既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底线,既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方法论。“土地制度是国家基础性制度,改革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试点工作必须牢牢守住三条底线”,在2015年1月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姜大明部长向全系统再次强调。 奋进:蹄疾而步稳  “蹄疾而步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节奏,也是“新土改”的根本节奏。 改革的巨轮,驶过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便驶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2015。那一年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姜大明部长对试点工作下了四道严令:一要坚持底线思维;二要坚持试点先行;三要重点明确、各有侧重;四要坚持依法试点。 此后的改革时间里,全系统上下都在“蹄疾”与“步稳”之间寻求着平衡,在推动有效改革与坚守底线之间寻找着平衡。一方面,对于看准了的、条件成熟的改革单元,乘风破浪,争取新突破、新成效;另一方面,对于实在难啃的“硬骨头”,心存耐性,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摸索总结。 自2015年年底以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导试点地区加快开展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既有力支撑了改革试点,也为今后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兄弟部门也协力助推。中央改革办开展了三项试点督导及督察整改“回头看”;中农办深入试点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并及时给予具体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对三项试点工作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财政部、中央人民银行、银监会与国土部先后联合出台了三个配套制度文件,明确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等有关政策措施;人社部多次到试点地区调研,听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 在“蹄疾而步稳”中,三项试点不断传来落蹄声。“试制度”全面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成为修法的重要支撑;“试成效”亮点纷呈,在激发农村市场潜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表现不俗,昭示了制度创新的巨大潜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增效扩能。从浙江德清敲响全国“第一槌”,再到贵州湄潭率先在西部地区“破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逐步开花结果。浙江德清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产业升级和基层治理加强;广东南海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做了新的探索;四川郫都大力推动入市样本扩容增效,同时编制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山西泽州在入市途径、方式和用途方面实现全覆盖;贵州湄潭结合农村产业、乡村旅游等实际,统筹推进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河北定州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明确征地范围,重构征地程序;山东禹城探索形成“一代管、二提高、三保障”的利益保障机制,有效提升了被征地农民获得感。各试点地区通过深化改革,征地范围进一步缩小,征地程序更加规范完善,被征地农民所得补偿和分享的增值收益明显增加。 ——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深入推进。江西余江1040个自然村同步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天津蓟州、浙江义乌、福建晋江、云南大理、宁夏平罗等试点地区积极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江苏武进、福建晋江等地开发建设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截止今年4月底,33个试点地区,累计出台约500项制度措施;按新办法实施征地59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78宗;宅改试点地区退出宅基地7万余户,面积约3.2万亩。 这项关乎千家万户的改革,正推动广大农村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改变着农民的生活;而人地关系这块“晴雨表”,也检验着改革的成效。浙江德清的钢琴小镇飞出激扬乐章,钢琴产业在那里深深扎根,农民成了“乐器之王”,订单飞到美国;安徽金寨宅改释放“蝴蝶效应”,万户贫困户脱了贫,农民主动上门要求参加宅改;越来越多常年在外的“候鸟”,纷纷借土地新政“回归”创业,成为种粮大户、养殖大户、旅游大户…… 深化:统筹而联动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份开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幕的“总施工图”,吹响了统筹各项农村改革的号角,也宣告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时代的到来。 “统筹”二字,既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协调”新理念的深刻体现。映射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是从“地地挂钩”到“人地挂钩”再到“人地钱”挂钩的不断深入探索。这意味着,土改、户改和农村金融改革等必须放到一个篮子里统筹推进。2016年,在多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之上,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地挂钩”机制得以建立。“人地钱”挂钩机制,正借助“三块地”改革不断探索。 统筹,并不止于各项农村改革,也是“三块地”改革深入推进的内生需求。说到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都是对“人、地、钱”三者关系的探索,都是对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征地制度改革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试点范围扩至33个县。自此,“三块地”改革彻底打通。 今年4月10日,姜大明部长主持召开国土资源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要求重点从强化统筹突出重点、深入调研破解难题、加强协作凝聚合力、严格督察促进落实、总结提升彰显成效五个方面用力,勇于担当、发挥关键作用。 半个月后,国土资源部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现场在浙江德清召开,提出要落实好“国土资源部负总责、省委直接抓、试点地方党委负责”,打好试点攻坚决战。继而,6月对33个试点工作开展交叉督察,9月将开展督察反馈意见落实情况检查,11月~12月将再次进行评估。 在统筹中深入,在深入中统筹,已成为打好这场攻坚决战的不二法则。当前,三项试点统筹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明显增强,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内部统筹有序推进。目前,已有27个试点地区根据统筹推进要求出台了文件,18个试点地区已进行实践探索。新增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大部分已完成摸底调查,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办法规范入市行为;新增的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正紧锣密鼓进行工作谋划和制度设计,部分进展较快的已开始实施。 ——外部统筹释放联动效应。目前,33个试点已全部纳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14个纳入农村改革试验区,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部列入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不少试点地区纳入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改革与立法相互促进。在总结提炼各地试点经验,并在与国务院法制办等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2016年年底《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形成;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发布;结合征求意见,又进行了十八处修改,修正案送审稿于7月27日正式上报国务院审议。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试点成效初显,令人欣慰,但改革依然任重道远。攻坚决战之时,更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更需“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耐心,更多地倾听农村改革的主体——农民的心声,放手让基层大胆闯、大胆试,让“三块地”改革试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经”。

08-21

中国—东盟多个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将发布交流地质调查经验支撑“一带一路”倡议

8月18日下午,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第二次新闻通气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矿业论坛秘书处秘书长陆景宇出席会议并讲话。 陆景宇指出,将于8月23日至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参会规格和规模均创近年来新高,届时将在原有11项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举办中国—东盟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暨北部湾城市群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该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和广西国土资源厅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承办,旨在交流泛珠三角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经验,总结2017年度工作进展,发布北部湾城市群(广西区)地质调查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地质调查支撑。 陆景宇表示,本届矿业论坛除例行举办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外,还将同期举办2017年发展中国家地质调查信息化技术培训班,来自老挝、菲律宾、泰国、巴拿马、苏丹等16个国家的56名学员将参加培训。 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广西日报、广西电台、广西电视台等十余家中央驻桂及自治区、南宁市主流媒体参加发布会。

08-18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进一步做好地灾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日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好中央领导的有关重要批示精神,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全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当前,我区已进入“七下八上”防灾减灾关键时期,近期局部地区强降雨不断,接下来几个月我区还将会遭受台风降雨影响,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地质灾害的严峻形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进一步落实防范地质灾害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职责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 二是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各地要积极组织开展辖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对人员密集区、工程活动区、矿区、公路及河流沿线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进行全面细致地隐患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各地要加强与当地气象、水利部门联系,做好监测预警预报,加强和地质灾害巡查员、监测员的联系,随时掌握当地雨情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手段,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及时发出预报预警信号。 四是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避险。一旦出现极端降雨情况和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各地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果断撤离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避免发生群死群伤。 五是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值守。各地要安排好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出现灾情险情及时报告,及时派出应急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调查,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和抢险救灾工作。

08-15

广西不动产登记办理全面提速

笔者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目前广西不动产登记办理已全面提速,据统计,14个设区市各类不动产登记的平均办理时限为16个工作日,仅占《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30个工作日法定时限的53.3%。各地不动产登记抵押登记办结时限普遍低于其他种类的登记办结时限。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不动产登记增效提速列为2017年全区国土资源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重点,通过指导各地开展窗口建设、优化登记流程、落实档案移交、组织数据整合、开发完善登记信息系统等,全力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缩短登记办结时限。 一是加强窗口建设,规范申请受理。各市县加强不动登记窗口建设,结合业务规模,合理规划登记窗口布局,调配窗口服务人员,确保及时受理不动产登记申请。公示申请审批表及样表、办事指南、收费标准,公开承诺时限,设置咨询投诉电话,以“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方式办理不动产登记,确保登记工作“一站式”完成,向社会提供规范、便捷的服务,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规范业务管理,保障办理效率。各市县按照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审核、登簿、颁证的完整程序,细化业务流程,科学设置岗位,落实各岗位职责和各环节的办理时限,对办理流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三是促进档案移交,夯实提速基础。为加快推进全区不动产登记资料移交工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求各市要加强领导,及时制定档案资料移交方案,明确时间节点,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国家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移交目标任务和要求,提高不动产登记效能。目前,除个别地方外,全区大部分市县通过纸质档案移交、电子数据库移交、信息互通共享等方式初步解决了不动产登记档案使用问题,为全区不动产登记历史数据整合和登记发证增效提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推进历史数据整合,加强信息化建设。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制定并下发了《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第一阶段历史数据整合建库指导意见》,指导市县做好数据整合工作。全区各市县明确了历史数据整合的工作任务,制定了工作步骤,规范数据整合原则、整合的流程,积极筹措工作费用,推进数据整合工作。据统计,全区14个设区市本级需要整合历史土地、房产数据达1094.62万条,目前已完成整合305.97万条,整合率约27.9%。 五是解决历史问题,破解提速难题。今年初,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成立技术指导组,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分散登记相关管理环节存在的不规范、不完善、信息交流不到位等形成的遗留问题,出台解决问题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市县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则,分类依法合理妥善解决。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具体案例,提出问题清单,组织专家专项研究解决,集中解决登记中出现的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为登记发证增效提速扫除障碍。

07-13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末页